默默耕耘半世纪 潜心科研五十载
——记人居学院土木工程系俞茂宏教授
暖阳四月,交大樱花漫漫纷飞,在交大这个有历史文化底蕴的高校,在学校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许多默默耕耘潜心科研的学者,人居学院土木工程系俞茂宏教授就是其中一位。
在校庆119周年的喜庆氛围中,在顾兆林常务副院长和冯大鹏副书记的带领下,人居学院师生于4月15日下午来到交大一村俞茂宏教授家中慰问看望老人,感谢其为学校和学院的辛勤耕耘,也让退休老教授能够感受到“一日交大人则终身交大人“的自豪与温暖。顾兆林常务副院长和冯大鹏副书记询问了俞茂宏教授的生活与身体近况,带来学校和学院的诚挚祝福与问候,并希望俞老能够同年轻人多交流,给年轻人在科研和学习上多一些启发和动力,鼓舞年轻人勇于创新。
随后,大家同俞老轻松聊天,听他讲述了自身求学史以及学术研究中的诸多经验,大家在听完俞老的讲述后收获颇多。
所谓好男儿志在四方,江南水乡出生的俞老,年轻时曾经想到东北大兴安岭进行森林研究,最终来了大西北教书育人。在这座历史文化古城,在西安交通大学大唐兴庆宫皇家园林和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白居易的竹林东亭故居地,默默耕耘了50多年,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俞教授4岁上小学,20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时与学生年龄相仿,关系很好,也彼此留下了最美好的青春回忆。有学生在毕业30周年赠送给俞教授的书上写下赠俞茂宏老师的诗句, 其中有“唐都六载师生情,至今难忘常勾思”之句。在他们的微博群里,同学们经常交换对俞老师当年的教学和生活的回忆。50年代的西安虽然条件有限,诸多辛苦和艰难。但是俞教授生性随和,南方的大米饭、北方的馒头面条,他都能够适应,实际上是他的生活简单化。他不抽烟,并且滴酒不沾,到70岁退休之后才开始喝一些茶。我们问他有没有困难的事,那当然也是有的。在1959-1961年的困难时期,常常吃不饱肚子。现在的同学可能都想象不到,那时写的论文和教材都是用深灰色的纸油印的。俞茂宏教授1961年关于双剪的思想和双剪屈服准则的论文就是在那个艰难时期完成的。经过30年,到1991年完成统一强度理论的研究。
从1901年德国哥廷根大学教授,1953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到1985年的中国大百科全书都认为统一强度理论为是不可能的 (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已删去了统一强度理论为是不可能的论述)。俞茂宏教授实际上解决了一个世界难题。他没有豪言壮语,不是计划,不是雄心壮志,他只是默默地自然而然地工作,但是事实上确实解决了这个世界难题。2014年12月3日陕西日报头版头条以“甘坐冷板凳50年”为题,报道了西安交大俞茂宏教授基础力学理论破解百年世界难题。
言谈之间,俞教授起身在书柜里拿出了他近几年完成的几本著作,令人惊讶的是这几本基础理论性书籍全都是英文撰写,由世界知名出版社Springer出版,更令人欣喜的是俞教授的“双剪应力强度理论“已经被写进了水利百科全书第二卷,这是对其研究成果的巨大肯定。
俞老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双剪概念,并推导出双剪应力屈服准则,突破了“最大剪应力”或“单剪”这一传统概念。1985年他又在国际上首次提出更为全面的“双剪强度理论”,这被视为强度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此基础上,1991年,俞老正式发表统一强度理论公式,将各种单一的准则和理论发展为“统一强度理论”。现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写入310多种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包括39种材料力学、28种工程力学、36种塑性力学和岩土塑性力学等,成为第一个写入基础力学教科书的中国人的理论。受到很多老师和大学生的欢迎。双剪统一强度理论的价值,不仅在于它为强度理论研究的贡献,更在于它的实际应用。据统计,应用双剪强度理论可以比应用单剪强度理论提高结构极限承载力最高达33%之多。目前,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已经被国内外有关学者应用,并引入结构分析计算机软件和应用于机械、航空、土木、水利、军工、岩土工程以及力学、材料科学等广泛领域。
这么多的研究是俞茂宏教授在基础力学的冷板凳上执着坚持半个世纪的结果,丰硕的硕果背后是惊人的毅力与锲而不舍、长期坚持的努力。“宇土茫茫,山高水长,为世界之光!校旗飘扬,与日俱长,为世界之光!”,校歌歌词中表达了学校的光辉是由一辈一辈交大人的传承与同舟共济的成果。现在已是耄耋之年的俞老虽然不再频繁出现在学校的科研与教学活动中,但他一直在关心着交大的建设和发展问题,对学校目前的发展给予很高的肯定,新的领导班子是交大的舵手,为学校的发展把控航行方向,给予了年轻人高的期望,交大的发展则应该是每一个交大人的责任,只有全体交大人的同心协力才能让交大这座油轮铆足马力,破浪前行。
供 稿:人居学院分党委
摄 影:人居学院沈培均